资讯详情页
读“四大名著”,为什么要读名家的点评|金圣叹对《水浒传》词语“神经质”的关注 中华书局三全本 2025-03-17 11:02:07 作者:


明清时期,白话小说蓬勃发展,和唐诗、宋词、元曲一样,成为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其中讲历史的《三国演义》、讲英雄的《水浒传》、讲神魔的《西游记》和讲爱情悲剧与封建大家族的《红楼梦》,在人物塑造、语言艺术、思想深度等层面都达到了极高水平,各有千秋,极具影响,并称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似乎人人可读,不需要教。但是要做到真正的“读懂读通”,却不是那么容易。

究竟怎么读,才能真正领略书中菁华?

一个推荐的路径是:跟着会读的人去读。

有名著,就有会读名著的人。明清两代的文学批评家如李贽(卓吾)、金圣叹等,都是个中高手。

极富才名、个性叛逆、喜好批书的大文人金圣叹,最推崇《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六部著作,并按时代顺序把屈原、庄子、司马迁、杜甫、施耐庵、王实甫的作品称为第一、二、三、四、五、六才子书,《水浒传》也就因此被称为《第五才子书》。他对《水浒传》的处理与读法极为独到:腰斩袁无涯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为七十回,改原书第一回为“楔子”,保留原书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部分,自撰第七十回的结局,形成七十回本;对文字也多有修改,并加上大量精彩绝艳的批点。

金圣叹的评点发前人之所未发,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文学理论批评的观点和方法,总结出诸如草蛇灰线法、绵针泥刺法、獭尾法等全新的创作方法与批评方法。

他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特别推崇武松,以为“一百八人中,定考武松上上”,而如何读出武松为“上上人物”?须看“草蛇灰线”文法:“如景阳冈勤叙许多‘哨棒’字,紫石街连写若干‘帘子’字等是也。骤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寻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俱动。”

“许多”究竟是几多?金圣叹做了极其细致的数据统计:景阳冈打虎,哨棒出现凡十八回。

这件小道具,为什么对塑造武松形象如此重要呢?我们一起来看原文及有关“哨棒”的评点。黑色大字,为原文;蓝色小字,为金评。

——————————

却得宋江每日带挈他一处饮酒相陪,武松的前病都不发了。相伴宋江住了十数日,武松思乡,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柴进、宋江两个都留他再住几时,武松道:“小弟因哥哥多时不通信息,只得要去望他。”宋江道:“实是二郎要去,不敢苦留。如若得闲时,再来相会几时。”武松相谢了宋江。柴进取出些金银送与武松,武松谢道:“实是多多相扰了大官人!”武松缚了包裹,拴了哨棒,要行。哨棒此处起。柴进又治酒食送路。武松穿了一领新纳红绸袄,戴着个白范阳毡笠儿,背上包裹,提了杆棒,哨棒二。相辞了便行。宋江道:“贤弟少等一等。”回到自己房内,取了些银两,赶出到庄门前来,说道:“我送兄弟一程。”

宋江和兄弟宋清两个等武松辞了柴大官人,宋江也道:“大官人,暂别了便来。”三个离了柴进东庄,行了五七里路,武松作别道:“尊兄,远了,请回。柴大官人必然专望。”宋江道:“何妨再送几步。”路上说些闲话,不觉又过了三二里。武松挽住宋江手道:“尊兄不必远送。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宋江指着道:“容我再行几步。兀那官道上有个小酒店,我们吃三钟了作别。”三个来到酒店里,宋江上首坐了,武松倚了哨棒,哨棒三。下席坐了,宋清横头坐定。便叫酒保打酒来,且买些盘馔、果品、菜蔬之类,都搬来摆在桌子上。三人饮了几杯,看看红日半西,武松便道:“天色将晚。哥哥不弃武二时,就此受武二四拜,拜为义兄。”宋江大喜。武松纳头拜了四拜,宋江叫宋清身边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与武松。武松那里肯受? 说道:“哥哥客中自用盘费。”宋江道:“贤弟,不必多虑。你若推却,我便不认你做兄弟。”武松只得拜受了,收放缠袋里。宋江取些碎银子,还了酒钱。武松拿了哨棒,哨棒四。三个出酒店前来作别。武松堕泪,拜辞了自去。

宋江和宋清立在酒店门前,望武松不见了,方才转身回来。行不到五里路头,只见柴大官人骑着马,背后牵着两匹空马来接。宋江望见了大喜,一同上马回庄上来。下了马,请入后堂饮酒。宋江弟兄两个,自此只在柴大官人庄上。

话分两头。只说武松自与宋江分别之后,当晚投客店歇了。次日早起来,打火吃了饭,还了房钱,拴束包裹,提了哨棒,哨棒五。便走上路。寻思道:“江湖上只闻说及时雨宋公明,果然不虚。结识得这般弟兄,也不枉了!”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此去离县治还远。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哨棒倚了,哨棒六。叫道:“主人家,快把酒来吃。”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一碗酒来。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 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吃酒。”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随即再筛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又筛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来筛。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来。”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来。”酒家道:“肉便切来添与客官吃,酒却不添了。”武松道:“却又作怪!”便问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武松道:“怎地唤做三碗不过冈?”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做‘三碗不过冈’。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问。”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初入口时,醇醲好吃,少刻时便倒。”武松道:“休要胡说! 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三碗。

武松吃道:“端的好酒! 主人家,我吃一碗,还你一碗钱,只顾筛来!”酒家道:“客官,休只管要饮,这酒端的要醉倒人,没药医。”武松道:“休得胡鸟说! 便是你使蒙汗药在里面,我也有鼻子。”店家被他发话不过,一连又筛了三碗。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来吃。”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武松吃得口滑,只顾要吃,去身边取出些碎银子,叫道:“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够么?”酒家看了道:“有余,还有些贴钱与你。”武松道:“不要你贴钱,只将酒来筛。”酒家道:“客官,你要吃酒时,还有五六碗酒哩! 只怕你吃不得了。”武松道:“就有五六碗多时,你尽数筛将来。”酒家道:“你这条长汉,倘或醉倒了时,怎扶得你住?”武松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汉!”酒家那里肯将酒来筛? 武松焦躁道:“我又不白吃你的! 休要引老爹性发,通教你屋里粉碎,把你这鸟店子倒翻转来!”酒家道:“这厮醉了,休惹他。”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前后共吃了十八碗。绰了哨棒,【眉批】写哨棒有无数身分。立起身来。哨棒七。○一路又将哨棒特特处处出色描写。彼固欲令后之读者,于陡然遇虎处,浑身倚仗此物以为无恐也,却偏有出自料外之事,使人惊杀。○“绰了哨棒”,第一个身分。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手提哨棒便走。哨棒八。○“手提哨棒”,第二个身分。酒家赶出来叫道:“客官,那里去?”

武松立住了,问道:“叫我做甚么? 我又不少你酒钱,唤我怎地?”酒家叫道:“我是好意。你且回来我家,看抄白官司榜文。”武松道:“甚么榜文?”酒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官司如今杖限猎户擒捉发落,冈子路口都有榜文。可教往来客人,结伙成队,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其余寅、卯、申、酉、戌、亥六个时辰,不许过冈。更兼单身客人,务要等伴结伙而过。这早晚正是未末申初时分,我见你走都不问人,枉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就我此间歇了,等明日慢慢凑得三二十人,一齐好过冈子。”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说这般鸟话来吓我! 便有大虫,我也不怕!”酒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时,进来看官司榜文。”武松道:“你鸟做声! 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 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鸟大虫唬吓我?”酒家道:“你看么,我是一片好心,反做恶意,倒落得你恁地! 你不信我时,请尊便自行!”一面说,一面摇着头,自进店里去了。

这武松提了哨棒,哨棒九。○“提了哨棒”,第三个身分。大着步,自过景阳冈来。约行了四五里路,来到冈子下,见一大树,刮去了皮,一片白,上写两行字。武松也颇识几字,抬头看时,上面写道:“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武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鸟!”横拖着哨棒,哨棒十。○“横拖哨棒”,第四个身分。便上冈子来。那时已有申牌时分,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住了脚读时,上面写道:

阳谷县示:为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伤害人命,见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行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各宜知悉。政和 年 月 日。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 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掀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哨棒十一。○“哨棒绾在肋下”,第五个身分。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 人自怕了,不敢上山。”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哨棒十二。○又“提着哨棒”,第六个身分。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哨棒倚在一边”,第七个身分。○哨棒十三。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哨棒十四。○拿着哨棒,第八个身分。闪在青石边。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轮起哨棒”,第九个身分。○哨棒十五。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哨棒十六。○半日勤写哨棒,只道仗他打虎,到此忽然开除,令人瞠目噤口,不复敢读下去。○哨棒折了,方显出徒手打虎异样神威来,只是读者心胆堕矣。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了却哨棒。○哨棒十七。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絁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掸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撅又打了一回。哨棒十八。○哨棒余波。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哨棒此处毕。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

——————————————————

图片

刘继卣绘《武松打虎》

“哨棒”,一般理解为一种中空、较短、可吹响报警的棍棒,武松拿着这样的武器过景阳冈,一是说明他并非一味莽撞,也想到了万一遇险可以求助这一层;二是空心哨棒打在树上,才会如此轻易折成两截;三是哨棒还在,他和猛虎之间尚有屏障,哨棒一断,他就要直面惨淡人生,只能就势丢下断棒,用拳脚与老虎近战肉搏,正因为此,才显出武松的行事细密、临危不惧、神勇无匹。

本段节选自第二十二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限于推文篇幅,除“哨棒”之外的精彩点评,做了删节处理,有兴趣的读者,推荐翻阅原书。

“四大名著 名家点评”本《水浒传》,一百二十回,前七十回以《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崇祯十四年贯华堂刻本为底本,后五十回以袁无涯本为底本整理而成。后五十回中,署名“李卓吾”的评点,简洁精到,风格论调与金评多有不同,亦另有机趣。

本系列的另外三本名著,同样能够让读者得以一窥故事全貌,又可跟随最具权威的名家多面品读。我们将陆续向大家展示,欢迎继续关注。


水浒传(全两册)--四大名著名家点评


服务指南 返回电脑版
版权所有©2002-2008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