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页
中华书局八月新书单 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 2024-09-11 10:27:43 作者:定期上新的



文学

1

《钱注杜诗》(全三册)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全新精校经典杜诗注本
读杜甫不可略过的名家名注
钱谦益凝聚毕生心血的学术杰作


[唐]杜甫 著  [清]钱谦益 笺注  孙微 点校

繁体竖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6680-4

168.00元
钱谦益是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学问深湛,文史兼通,其杜诗笺注本是杜诗注释史上重要的经典,是研治杜诗必读之书。《钱注杜诗》共二十卷,以钱氏绛云楼所藏吴若本《杜工部集》为底本,卷一至卷八为古诗,卷九至卷十八为近体诗,并收录他集互见者与逸诗,卷十九、二十为文赋;另附有少陵年谱、志传集序、唱酬题咏、诸家诗话等资料。钱氏笺注杜诗,注重阐发杜诗与唐史之间的联系,侧重以史注诗、诗史互证,力求通过对历史事实之钩稽考核,进一步阐明杜诗之内容大旨,堪称引领一代风气的杰作。今有孙微教授覃心此书,访求各地所藏,多方考校,对文字施加新式标点,期为诸多杜诗研究者、爱好者提供一可读、可查、可引、可用之善本。


2

《文选资料汇编·诗类卷》(全五册)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


刘志伟 总编  何新所 王允亮 刘锋 主编

繁体竖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2412-5

358.00元
《文选资料汇编·诗类卷》收录有关《文选》中各类诗篇的文献资料,如作品评论、疏解、拟作、酬唱之诗序,作者评论,相关考证如作时、本事、时代背景、作品真伪等。诗类卷下,设置“总论”和“分论”,容纳多种材料。“总论”收录总体论述或较宽泛地涉及《文选》某一文体及其相关内容的资料,另外,一些论及数篇作品而无法系于单篇作品之下的资料,一般也收入总论部分,分论为涉及具体作品的资料。


3

《方苞年谱》(全二册)

年谱丛刊

清代著名文学家、桐城派宗师方苞的一生


任雪山 撰
繁体竖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6665-1
138.00元
方苞(1668—1749),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江南桐城人,清代文学家。桐城派是清代以下重要的古文流派,影响巨大,方苞与姚鼐、刘大櫆并称,是桐城派的重要作家。方苞为学以程、朱为宗,提倡古文“义法”,追求道文并重。文风简严精实,古文写得雅洁自然,富有感染力。方苞的成就不仅限于古文创作,其作为官员、学者、选家,事迹亦多,只是为文学声名所掩盖,受到关注相对有限。现在这部《方苞年谱》,即力求通过充分的文献调查与考证,全方位、多面向地呈现方苞立体的历史形象,为读者了解方苞生平、所处时代、桐城源流提供一份扎实可读的材料。


4

《重读毛泽东诗词》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
品读诗人毛泽东

陈晋 主编 毛新宇 审定
简体横排
16开 精装
978-7-101-16567-8
198.00元

《重读毛泽东诗词》由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陈晋任主编,经毛新宇审定。书中所选毛泽东诗词共计67首,是对广泛流传的78首版毛泽东诗词所作的精选新编。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毛泽东诗词不仅展现了强烈的时代担当、鲜明的时代精神,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思想支撑和精神力量。鉴赏资料方面,对诗词关联的原典进行了全面整理;诗词创作背景方面,结合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诗词创作的历史资料、文学资料;自注自解方面,重新整理作者第一人称叙述的内容(答记者问、信件往来,订正讹误等情况),力求有据可考,出处可靠;诗词赏析方面,以毛泽东诗词为主线,凝练串讲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发展史。此外,更有国内播音主持领域老中青三代名家献声,倾情诵读毛泽东诗词,以期让广大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毛泽东诗词奇雄豪放的意蕴。

5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2》

唐五代文学研究权威、“唐朝神探”陈尚君最新力作
倾力书写曲折离奇之故事
如实传达诗人的喜怒哀乐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斩获文津图书奖,续集同样精彩

陈尚君 著

简体横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6708-5

78.00元
曾自嘲为“唐朝片警”的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尚君以全面占有并仔细阅读文本、坚持文史融通和现代传记文学立场的写作追求,挑选能写出曲折离奇、惊心动魄故事的三十位唐朝诗人,以长期研究积累和新见文献做支撑,生动再现了他们真实而坎坷的生命历程,对各家诗歌也有精彩诠解。

6

《游鸟集 园丁集》

泰戈尔英文诗集全译

世界文豪泰戈尔英文诗集首次一人全译
全面收录泰翁1130首诗,带来美的享受

[印度]泰戈尔 著  李家真 译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663-7

42.00元
《游鸟集》(旧译《飞鸟集》)是印度文豪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享誉世界。这部诗集收录了326首清丽的小诗。飞鸟、溪流、星星、秋萤、山峦、花朵……世间万物都在诗人的笔下散发出奇特的魅力。诗人以短小精悍的语句道出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初读这些小诗,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一个干净明亮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地清新怡人。

《园丁集》收诗85首,是泰戈尔的又一部重要诗集。这部诗集是“关于爱与生命的诗歌”,清新优美、深挚动人,同时也不乏深刻的哲思,正如诺贝尔颁奖辞对此集的评价:“从中我们看到了他个性的另一侧面——忽而臣服于青春爱情的交缠苦乐,忽而沉溺于生命枯荣引发的焦灼与欢欣;与此同时,所有这些体验都伴随着关于超凡世界的点滴思考。”


7

《新月集 彤管集》

泰戈尔英文诗集全译


[印度]泰戈尔 著 李家真 译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664-4
36.00元

《新月集》是印度文豪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收诗40首,以儿童的生活与趣味为主题。在诗集中,诗人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生动描绘了儿童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这部诗集具有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真而无邪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有关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彤管集》是印度文豪泰戈尔的一部诗集,收录了60首散文诗。在这部诗集中,诗人讴歌了爱情的魅力与不朽,展现了生命中那些转瞬即逝却又充满意义的瞬间。


8

《献歌集 流萤集》

泰戈尔英文诗集全译


[印度]泰戈尔 著 李家真 译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662-0
42.00元


《献歌集》(旧译《吉檀迦利》)是泰戈尔最具代表性的诗集之一,也是使他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献歌集》收录了103首散文诗,是“敬献给神明的香花佳果”。泰戈尔在其诗篇中,跳出了传统宗教的框架,将神明视为一种普遍的精神力量,与宇宙万物、人类生活紧密相连。这部诗集还收录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撰写的导言、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以及晚宴致辞。

《流萤集》收录了258首短诗,与《游鸟集》并称为泰戈尔诗集中的短诗双璧。《流萤集》源自泰戈尔的日本与中国之行,其中的诗句在创作上受到日本俳句和中国绝句的影响,简短可读而又意蕴悠长,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知。


9

《采果集 渡口集》

泰戈尔英文诗集全译


[印度]泰戈尔 著 李家真 译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661-3
38.00元


《采果集》收录印度文豪泰戈尔的86首散文诗,堪称《献歌集》的续作。泰戈尔以诗一样的语言,捕捉灵思,思索生命的本质,给我们留下这部动人的诗集。一花一木,一草一尘,在诗人笔下无不是美丽的辞章与活泼的思想——“万物都在那里现出本相,仿佛对着造物者的眼睛”。

《渡口集》收录印度文豪泰戈尔的78首散文诗。诗人以超凡绝尘的笔触,“冥思彼岸永恒”,充满了乐观积极的情绪和生机盎然的气息。


10

《游女集》

泰戈尔英文诗集全译


[印度]泰戈尔 著 李家真 译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660-6
38.00元

《游女集》是印度文豪泰戈尔的一部诗作,收诗94首,题材多样,醇美一如其代表作《新月集》《游鸟集》《献歌集》等。在这部诗集中,诗人这样写道:“我写下的诗篇,已经使他们的花朵分外娇艳;我对这世界的爱,已经使他们对世界爱意更添。”


11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

中华学术·有道

“鉴之以西学,助之以科技,考之以制度,证之以实物”

回归传统,还原语境,发现中国文学自己的历史

“第五届思勉原创奖”获奖成果

学术有道,经典常新


吴承学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692-7
148.00元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力主回到中国文体学语境来发现中国文学自己的历史,分别从学科论纲、文体史料学、文体分类学、研究方法、文学风格学,以及中国古代重要的文体观念、理论及论著等方面出发,系统论述了中国传统文体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征引翔实,论证周密,结构精严,解决了诸多难点及关键性问题。研究方法上,提出在继承古典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鉴之以西学,助之以科技,考之以制度,证之以实物”,建立具有现代意义与学术高度的中国文体学,并在本书中躬践行之。本书既有文体学的理论建构,又有文体学史的多元考察,宏观地再现了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发展轨迹,是文体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
本书荣获“第五届思勉原创奖”。初版于2011年,2022年增订再版,增删改并超三分之一,体现了作者更新更深的思考。此次收入“中华学术·有道”丛书,学术有道,经典常新。

12

《唐宋词声律史》


田玉琪 张春义 等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510-4
68.00元
我国的韵文学发展至唐宋词,其声律形态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既有稳定的模式,又有复杂的变化,远非前代诗歌可比。实在是绚丽多姿,蔚为大观。本书努力打通文学、语言学、音乐学的研究,从“乐体”“文体”及二者结合的角度进行论述,立体考察唐宋词作为音乐文学的发生发展历史。在“乐体”方面,主要从清商乐、法曲、胡部燕乐、宋代宫廷鼓吹乐、大晟乐等与唐宋词乐间的联系及影响作历时性的论述,侧重音乐文献史料的挖掘梳理;在词乐配合方面,主要以日存舞谱《掌中要录》为例,从曲调、舞曲结构、句拍等方面作探讨;在“文体”方面,对唐宋词用韵情况作全面梳理和历史考察,并从用韵、句拍、字声等角度对唐宋词的词调体式进行综合考察。


13

《死亡、名物、女性与政治——个体自觉背景下的建安文学书写》


马黎丽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690-3
68.00元
将建安文学重置于“个体自觉”的观念背景之下,本书以专题突破的写作方式,从死亡书写、名物书写、女性书写、政治书写四个方面,研究个体自觉的观念给建安作家的生活态度、审美态度、政治态度所带来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文学书写态度、手法和创作风格的影响,认为建安文人创作的根本动机乃在于与死亡恐惧的抗衡,并通过揭示建安作家在释放欲望、享受今世的生活态度中的物我关系和男女关系,诠释他们投身政治、追求建功立业过程中既有变通的人生观,也有人格独立精神的双重心态形成的深层原因。


历史


14

《永乐大典》(全十一册)

存卷收录全备
朱墨双色影印


[明]解缙等奉敕纂

繁体竖排

16开  精装

978-7-101-16477-0

8900.00元
明代永乐年间编修的《永乐大典》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文献,具有很高的学术文化价值。《永乐大典》原有22877卷,今仅存800余卷,散藏在世界各地。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华书局持续搜访《永乐大典》下落,并多次影印出版。本次出版《永乐大典》,新增入近年访得的、藏于海内外机构及私人收藏的嘉靖钞本10卷,包括金亮先生藏卷2268、卷2269、卷7391、卷7392,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卷2272至卷2274,美国亨廷顿图书馆(Huntington Library)藏卷10270、卷10271,以及英国阿伯丁大学图书馆(Aberdeen University Library)藏卷11907。
全书采用朱墨双色印刷,保留引用书名的朱色笔迹,在提升影印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放大图版,提升阅读体验。书末附有《卷号分册对照表》,便于读者检照。

15

《北齐书》(全二册)

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东魏北齐王朝兴亡正史
原点校本修订升级版本


[唐]李百药 撰
繁体竖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678-1
148.00元

《北齐书》五十卷,包括帝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是唐朝李百药撰写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从公元五三四年北魏东西分裂到五七七年北周灭齐为止四十四年间的东魏、北齐王朝兴亡史。
本书是中华书局一九七二年版点校本《北齐书》的修订升级。修订工作在原点校本基础上进行,以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为底本重新进行校勘,通校残宋本、三朝本、南监本、武英殿本,参校北监本、汲古阁本、金陵书局本,并参考《御览》《册府》《北史》《通鉴》《通志》等书。修订时重新复核原点校本校勘成果,充分吸纳原点校本成绩,按照体例要求增订改补校勘记,对原点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

16

《周书》(全三册)

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西魏北周王朝兴亡正史
原点校本修订升级版本

[唐]令狐德棻 等撰

繁体竖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6718-4

155.00元
《周书》50卷,包括帝纪8卷、列传42卷,是唐朝令狐德棻主持编撰的官修纪传体正史,记述了从公元534年北魏东西分裂到581年杨坚代周建隋为止48年的西魏、北周史。
中华书局1971年版点校本《周书》,由唐长孺先生负责,以清乾隆武英殿本为底本,与三朝本、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金陵书局本以及百衲本六个版本互校,同时通校《册府元龟》和《北史》中的有关部分,并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次修订,仍以殿本为底本,逐条覆核原点校本已有的校勘成果,充分吸纳原点校本的成绩,在尊重既有成果的前提下,以版本对校为基础,充分运用本校、他校,审慎使用理校。修订时广泛收集并充分参考了以往的校勘研究成果,对原点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纠正错漏,统一体例,弥补不足,形成一个文本准确、校勘精良、标点合理的修订本。

17

《(康熙)上虞县志》(全三册)

绍兴大典·史部


[清]郑侨修 [清]唐徵麟 等纂

繁体竖排

16开 精装

978-7-101-16603-3

1190.00元

《(康熙)上虞县志》二十卷首一卷,康熙十年(1671)刻本。书前有时任绍兴府知府张三异序,上虞知县郑侨序,有修志姓氏及凡例等。卷一至卷四为舆地志,卷五至卷七为建置志,卷八、卷九为食货志,卷十、十一为官师志,卷十二、十三为选举志,卷十四至十八为人物志,卷十九为典籍志、古迹志,卷二十为丛林志、杂记志。卷前有图。


18

《(同治)嵊县志》(全五册)

绍兴大典·史部


[清]严思忠 [清]陈仲麟 修  [清]蔡以瑺 等纂

繁体竖排

16开 精装

978-7-101-16628-6

1980.00元
《(同治)嵊县志》二十六卷,首末各一卷,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清严思忠、陈仲麟先后主修,蔡以瑺等人纂辑。书前有时任绍兴府知府海霈序,严思忠序,陈仲麟序,另有修志名籍、例言及县志诸图。卷一为地理志,卷二、卷三为建置志,卷四为赋役志,卷五、卷六为学校志,卷七、卷八为祠祀志,卷九、卷十为职官志,卷十一、卷十二为选举志,卷十三至卷十九为人物志及列女志,卷二十为风土志,卷二十一为经籍志,卷二十二至二十五为文翰志,卷二十六为杂志。书后有历代修志旧序。

19

《(光绪)上虞县志》(全八册)

绍兴大典·史部


[清]唐煦春 修 [清]朱士黻 等纂

繁体竖排

16开 精装

978-7-101-16627-9

3260.00元
《(光绪)上虞县志》四十八卷,首末各一卷,扉页有牌记“光绪庚寅九月开修次年十二月书成”字样。卷前有卞宝第、潘衍桐、唐煦春等人序,另有修志名籍、凡例等,有图。卷一为方舆图、营建图,卷二为沿革表,卷三为职官表,卷四为选举表,卷五至卷十七为列传,卷十八至卷二十五为舆地志,卷二十六至卷二十九为食货志志,卷三十至卷三十二为建置志,卷三十三、三十四为学校志,卷三十五为武备志,卷三十六为经籍志,卷三十七为金石志,卷三十八至卷四十为杂志,卷四十一至卷四十八为文征,卷末为旧序。

20

《(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全八册)

绍兴大典·史部


[清]储家藻 修 [清]徐致靖 纂

繁体竖排

16开 精装

978-7-101-16626-2

3600.00元
《(光绪)上虞县志校续》五十卷,首末各一卷,书前扉页牌记为“光绪戊戌(1898)孟夏开雕次年仲夏成书”。书前有储家藻序、徐致靖序,又有凡例、县图等。据储序记载:前有上虞旧志,咸同间毁于兵。光绪十七年,《上虞县志》虽作重修,然“未暇博考详订,……有未尽徵实也”。因此重辑刊行《上虞县志校续》,与前志并行不悖。值得注意的是,书前“县城图”“县境图”两种,较之光绪十七年之《上虞县志》,编制更为科学精细,“总图一帙,每方五里,分图六帙,每方二里,系以山川村落桥梁寺观,折叠成帙,城图则每六方合为一里”,图中文字标注亦是更加清晰可辨,展卷了然。

卷一为方舆图、营建图,卷二为沿革表,卷三为职官表,卷四为选举表,卷五至卷十九为列传,卷二十至卷二十九为舆地志,卷三十至卷三十二为食货志,卷三十三至卷三十五为建置志,卷三十六、三十七为学校志,卷三十八为武备志,卷三十九为经籍志,卷四十为金石志,卷四十一至卷四十二为杂志,卷四十三至卷五十为文征,卷末为旧序。


21

《(民国)新昌县志》(全四册)

绍兴大典·史部


[民国]金城 修 [民国]陈畬 等纂

繁体竖排

16开 精装

978-7-101-16613-2

1600.00元
《(民国)新昌县志》二十卷,金城修,陈畬等纂,民国八年(1919)铅印本。书前有齐耀珊、张鼎铭、王廷扬、蔡元培、冯学书、沈尔昌、金城等人序言,后有修志姓名及凡例。卷一为舆图,卷二为山川,卷三为田赋、户口等,卷四为植物、动物、矿产等,卷五为学宫、学田、礼制等,卷六为氏族,卷七为大事记,卷八为职官表,卷九为选举表,卷十为人物循吏、名宦,卷十一、十二为人物,卷十三为列女,卷十四为寓贤、仙释,卷十五为艺文,卷十六为金石、古迹,卷十七为寺观,卷十八为杂记,卷十九为逸闻,卷二十为原始。全书后有勘误表。

22

《纲鉴易知录评注》(全八册)

文学《观止》,史读《纲鉴》
权威点校、权威注释、权威评论

国务院参事室 中央文史研究馆 编
邓小南 主编 肖永明 闫建飞等 评注
简体横排
32开 布面精装
978-7-101-16637-8
498.00元

《纲鉴易知录》107卷,是清代学者吴乘权编纂的纲目体史书,记载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至明末的历史。本书取材于《通鉴外纪》、《通鉴前编》、《通鉴纲目》、《明纪钞略》等史书,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大事删繁就简地编成一部完整且简明易懂的中国通史。
邓小南教授主编、岳麓书院承担编撰的《纲鉴易知录评注》,以1925年扫叶山房石印本《纲鉴易知录》为底本,改正原书文字讹误,并对其中的史实错误以注释的方式加以说明,形成准确、完整的文本;对地名、纪年、职官典故、生僻字词等施加注释,疏通文意;在每卷开头、卷末和文中重要关节,加以评论,体现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为治国理政和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借鉴。

23

《人世事,几完缺——啊,晚明》

樊树志作品系列

用十余篇代表性文章、六十余图
多角度呈现晚明大变局视野下的政治与文化生态
勾勒张居正、徐阶、吴伟业等名贤的浮沉群像

樊树志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728-3

98.00元
本书收录史学名家樊树志教授近十余年间所撰有关晚明史的要文十三篇,既娓娓解读了晚明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如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六君子之狱、魏忠贤崇拜运动、文人结社等,又剖析了晚明著名文人士大夫,如徐阶、张居正、文震孟、郑鄤、倪元璐、吴应箕、黄道周、刘宗周、吴伟业等人的仕宦与心路历程,这些主题几乎涵盖了晚明史的重要方面。
书中配有六十余幅图片,包括人物肖像、书画作品、典籍书影、档案资料及其他历史遗物等多种类型,以期形象生动地还原历史场景,图文相彰,是研读晚明史乃至明史的优秀读本。“人世事,几完缺”,选自清吴梅村《贺新郎·病中有感》,最能代表耄耋学者樊教授数十年研究晚明史的感慨心境。

24

《何鲁之死——1831年震撼全球的医疗事件》

何鲁远赴英国切除肿瘤,却死在了手术台上

何以1831年的伦敦满城皆谈何鲁

这一中英医疗事件对近代全球化进程有何影响

一部情节跌宕的非虚构医疗史专著

一部富于启发的思想力作


高晞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668-2

69.00元
1831年4月9日,伦敦盖伊医院三位著名的外科医生为中国病人何鲁切除一个重达56磅的巨瘤。在长达1小时44分钟无麻醉的手术过程中,何鲁多次昏厥,最终死在手术台上,时年32岁。
本书以鸦片战争之前英国试图通过西医敲开中国大门背景下的小人物何鲁的跨国医疗事件为主线,利用海内外诸多一手资料,将此事引起的震撼,特别是对英国政坛和近代外科学史的持久影响作了精心刻画,展现了中英关系、医学进步、医学伦理、东方形象等政治、外交、科技、文化图景。

25

《虎变:晋国大族的兴衰》

晋文公为什么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称霸的伟业?
“赵氏孤儿”的历史真相是怎样的?
新锐春秋史学者刘勋全新力作
畅述晋国卿族化家为国的“虎变”事业

刘勋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743-6

98.00元
《易传·革》有云:“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如果将战国七雄比喻成七匹猛虎,那么其中的赵、魏、韩三虎都是从春秋晋国的同名卿族演变而来。
本书充分利用《左传》等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的丰富材料,聚焦于春秋时期最强盛的诸侯国——晋国,以卿族政治为主线,不仅按时间顺序还原了晋国卿官领导班子变迁、卿族兴盛衰亡的壮阔史事,还逐一梳理了晋国十大卿族的演化简史,生动清晰地展现出各大卿族化家为国的“虎变”事业和成败殊途的历史结局。

26

《普陀山佛教史》


释会闲 景天星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397-1

128.00元
观音信仰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中国东南沿海的浙江普陀山逐渐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根本应化道场,并形成“一山特起万山朝”之观音道场信仰格局。本书运用历史学、文献学、哲学、宗教学、社会学以及田野调研的方法,将普陀山佛教放在中国佛教历史演变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从普陀山开山开始,以观音信仰第一圣地的形成为思考焦点,以渊源和流变为核心线索,围绕佛教制度、地理交通、宗派高僧、宗风阐扬、山志编撰、神圣空间、朝山信仰等展开系统研究,梳理出宋、元、明、清、民国等不同朝代普陀山佛教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阶层的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脉络和基本特点,深入分析了普陀山神圣空间的生成逻辑和内在理路,全景式再现了普陀山佛教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


27

《歌谣风议与汉唐社会》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李传军 著

简体横排

16开 平装

978-7-101-16729-0

98.00元
歌谣风议包括歌谣、民谣、童谣、讹言、讹谣以及特定历史情境下使用的俗语、谚语等,是汉唐史籍中常见的一类评议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预言历史变局和借鉴历史经验的舆论形态。
汉唐时期广泛存在的歌谣风议是民众和一部分官僚士人对现实政治和生活的批评和意见,可以看作是普通民众参与社会政治的一种特殊手段。汉唐时期的统治者注重歌谣风议的舆论作用,经常派遣皇帝身边的近侍作为风俗使者分路巡行天下,收辑歌谣。形成了秦汉时期的采诗观风、南北朝时期的风俗巡使制度和唐代御史的风闻弹事制度。汉唐统治者意识到歌谣风议的下情上达作用,经常根据歌谣风议对地方官进行监督甚至黜置,有的统治者也会根据歌谣风议调整统治措施和统治方法。这样就在普通民众和统治上层之间通过歌谣风议形成了一种政治和社会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对于我国古代的社会机制及其良性运转,具有积极的意义。汉唐统治者对歌谣风议的采纳和有效因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唐社会治理的水平。

28

《贵州省档案馆藏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档案汇编3》

抗日战争档案汇编


贵州省档案馆 编

简体横排

16开 精装

978-7-101-16601-9

650.00元
本册汇编所选档案均来自于贵州省档案馆馆藏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部全宗,内容涉及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与各军事机构及其下属相关机构关于拨赠药品的往来公文,其中,还包括12份与国民革命新编第四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关于拨赠药品的往来函件。公布这部分档案,就是为了彰显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总队为中国抗战作出的卓越贡献。本书选稿起自1938年,迄至1945年。均按照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印发的《〈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编纂规则》以及《〈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编纂规则部分条款的说明》体例编排。按主题结合时间排序。选用档案为馆藏原件全文影印,如有缺页,为档案自身缺页。限于篇幅,本书不作注释。



语言文字


29

《嘉陵江流域方音字汇——20世纪四川方音大系之二》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当代四川汉语方言调查新成果

周及徐 等著

简体横排

16开 精装

978-7-101-16650-7

480.00元
本书收入当代四川省嘉陵江流域各市县区有代表性的40个汉语方言点的音系和字音,根据最近十年来方言田野调查的材料整理。本书方言点属于今绵阳市、德阳市、遂宁市、广元市、巴中市、南充市、达州市、广安市和宜宾市等地。每方言点收录常用字词3058个,字目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而略有调整。字表按普通话音序排列,加注对应的汉语中古音韵地位和构拟音,汉语方言音用国际音标记写。字表前有各方言点音系归纳和说明,字表后有中古音序检字表。《嘉陵江方音字汇》与姊妹篇《岷江方音字汇》格式一致,共提供80个四川方言点的语音数据,据此可查询当代四川省中东部的汉语方言语音的详细情况,是研究汉语方言语音的重要资料。本书后所收“岷江嘉陵江流域方言的语音特征和分区”一文,系据两书数据所撰。


文博艺术


30

《茆帆山水画公开课》

100个秘钥,200幅彩图
跟着茆帆先生游走于山水意趣之间
一本书开启与中国山水画的诗意邂逅
书画初学者、爱好者乃至跨领域文化探索者的不二之选



茆帆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696-5

98.00元
《茆帆山水画公开课》基于著名书画篆刻家、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茆帆先生,多年的山水画研究、实践经验及公益课程积累,汇聚传统书画知识与技法,是一部面向大众的人文艺术读物。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山水画论”,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脉络,到技法、术语、创作和题跋,涉及笔墨、章法等理论知识,并结合具体的创作实例分析、讲解;下篇“书画百题”,由109个书画问答构成,全面覆盖了中国传统书画学习中须掌握的核心知识与必要见识。全书配有近200幅历代妙笔佳作,辅以茆帆先生书画作品与教学视频,以权威视角融合实践技巧,引领读者深入探索山水之美,悠然领悟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

31

《师友集》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


李前宽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723-8

86.00元
李前宽,1941年1月生,山东蓬莱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民进成员,中国电影基金会会长。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委,长春电影制片厂总导演。本书以回忆录的方式,记述了作者的艺术人生,其中包括关于《开国大典》、《重庆事变》、《抗美援朝》创作追求及幕后故事的描述,这些电影都对作者的艺术生涯有着重要的作用。


32

《四美集·盛筑生小楷》


盛筑生 著

繁体竖排

8开 精装

978-7-101-16724-5

560.00元
盛筑生,字“槡梓狗”,号“自爱小道人”、“羲之后学”、“逆旅老者”。生于1956年,籍地江苏宜兴,贵州省第九届人大代表。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贵州分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海峡两岸交流协会书画分会创会理事、贵州省职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位。多次荣获国内、国际书画大赛荣誉奖项,多次举办书法展览,出版书法作品集多本。幼年随其父学书。其父国兴先生师承吕凤子先生,与徐悲鸿、刘海粟等大师为同窗至交。本书为盛筑生书法集。书中集作者手书诗词作品40余幅,并附释文。另附作者用印多枚。作者在后记中写道:字以载文,文以传道。书法常以诗词为创作内容,诗词以书为外观,书以诗词为精魂,珠联璧合,美美与共。其美为何?为诗词意境之美,为汉字形体之美,为书法法度之美,为思想澄澈之美。故取此四美之名作《四美集》。


综合


33

《群书治要》(全五册)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六十余部珍贵经典汇为匡政巨著

二十多年贞观之治拥有理论基石


李先耕 译注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652-1

336.00元
《群书治要》是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徵等编撰的一部资政巨著。它依经、史、子三大类,上始先秦,下至晋代,辑录六经、诸史、诸子中所载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文章,共五十卷、五十余万字。全书体例清晰,宗旨明确,注重实效,兼顾文采,取舍精当,紧依“资政治国”的编撰目的选文,既保留了所引原书的体例,读之能够见本知末,探究事物发展的始终,同时也适当对所选之文做了裁剪拼合,使文章更为紧凑,论点更为清晰。
“三全本”《群书治要》以《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宛委别藏》日本天明本为底本,对全书正文及小字古注都进行了注释和白话文翻译。尤其是对书中古注的注译,是目前《群书治要》注译本中所特有的。

34

《瞿秋白的生前身后》


瞿独伊 口述 周海滨 执笔

简体横排

16开 平装

978-7-101-16618-7

56.00元
本书讲述了瞿秋白的革命历程,就义后历史评价的波折,妻子杨之华和养女瞿独伊的经历。附录《多余的话》、杨之华《忆秋白》等。


35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二十七辑)》


金程宇 编
繁体横排
16开 平装
978-7-101-15052-0
128.00元

本集刊以学术研究为主,内容主要为域外汉籍中有关语言、文学、历史、宗教、思想研究的学术论文及译作。本辑有日本汉籍研究 、朝鲜—韩国汉籍研究、域外古逸汉籍研究、域外汉学译丛、汉籍交流研究五个专题,涉及域外佚存的中国经、史、子、集四部汉籍的佚文辑佚、版本考证、文献价值及思想理论方面的研究。文章有周健强《从类聚和名到参酌四库——中国古典小说目录在日本的发展》、郭帅《日藏金泽本〈春秋经传集解〉卷旁校记新探》、任健《古逸咏物诗集〈晚香园梅诗〉在日本的刊刻与受容》等。


36

《墨香簃丛编 惜砚楼丛刊》

温州大典·历代古籍编


杨嘉 林庆云 编

繁体竖排

16开 精装

978-7-101-16489-3

380.00元
《墨香簃丛编》是瑞安学人杨嘉的遗著,共计六种。其中辑录乡邦先贤遗文两种,为《籀庼诗词》《二黄先生诗葺》;自著四种,为《辅行记校注》《瑞安黄氏蔘绥阁旧本书目初编》《曝书随笔》《图片鄦楼遗稿》。杨嘉喜辑乡邦先贤遗文,好训诂、金石、目录、校雠之学。然年甫弱冠,以肺疾去世。《丛编》篇幅虽小,仍可窥其治学。
《惜砚楼丛刊》是瑞安学者林庆云所编,为辑录乡邦先贤文献之作。共计八种,为《敬业堂诗校记》《顾亭林诗校记》《漱兰诗葺》《鲜庵遗文》《莫非师也斋文录》《方国珍寇温始末》《太鹤山人年谱》《全台游记》。《丛刊》所收,罕见他刻。
今将《墨香簃丛编》《惜砚楼丛刊》两部作为《温州大典》的第二种出版,嘉惠学林,传续学脉。


服务指南 返回电脑版
版权所有©2002-2008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