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学
1
《三国演义(七色汇评本)》(全三册)
读一次“正确”的《演义》,品一部“弹幕”的《三国》
[明] 罗贯中 著 [清] 毛宗岗 等评改 与觚斋 辑校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14-3
298.00元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本书正文以毛宗岗评点本之康熙年刊《四大奇书第一种》(醉耕堂本)为底本,参校乾隆姑苏书业堂刊《四大奇书第一种》(书业堂本)、《贯华堂第一才子书》(贯华堂本)等7种毛批系统版本以及明嘉靖壬午本等其他重要的《三国演义》版本,对异文择善而从,凡人名、地名、职官等据史料考订处,皆出详细校记,文字可靠。
本书汇集了七家批语,除著名的毛宗岗、李卓吾(托名)、李渔(托名)外,还有不太常见的嘉靖壬午本、周曰校本、夏振宇本和钟伯敬本批语,用彩虹色印刷,版式舒朗,眉目清晰。本书为学界研究《三国演义》及其批评汇集了较为完整和全面的资料,也力求为大众品读《三国》提供一部精善之本。
2
倪晋波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23-5
98.00元
《清代郡邑诗话研究》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郡邑诗话研究”(17BZW059)结项成果。扬州大学倪晋波教授全面考察了现存七十余种清代郡邑诗话的载体形态、存在格局、生成模式和多元价值;并分三期对其内容、特色和价值等进行了分析;最终指出,清代郡邑诗话具有恭敬桑梓、讽以政教、构于世家和识于自我等特征,不仅具有“诗话学”的文学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地方诗史和文化史的建构价值,并展现了自上而下或自历史传承而来的国家意识或文化传统。
3
何萃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73-0
68.00元
中国古典戏曲相较小说等其他叙事体类,有着更为精密复杂的结构体制:传奇类戏曲使用生旦净末丑穿插搭配的脚色体制与南曲联套结构;以元杂剧为代表的北杂剧则使用正旦或正末“一脚主唱”的“一正众外”式脚色体制与严格的北曲联套结构;京戏则使用名角为绝对中心的“名角制”与自由灵活的板式变化体曲体结构。各戏曲类型的叙事皆受特定结构体制的强势规约,相对于以人物、情节为中心的“自然叙事”,中国古典戏曲是一种典型的“体制叙事”。本书立足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语境,对“戏文传奇”“元杂剧”“明清南杂剧”“京戏”和“折子戏”的体制叙事进行专题系统研究,以期揭示中国古典戏曲叙事的民族特性,为当下讲好中国故事、建构民族叙事理论体系提供启示与助益。
4
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
一代国学大师的词学经典著作
王国维 著 徐调孚 校注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29-7
32.00元
本书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经典词学理论著作,是王国维将西方文学理论运用于中国旧体诗词研究的一次创举,开创了近代词学研究的新范式。本书提出的词学理论“境界说”,提供了文艺批评的新角度、新方法,对后世文艺学、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分“卷上”“卷下”“补遗”三部分,收录了王国维发表于不同时期的词话共136则。全稿经徐调孚整理,校订精审,注释详明,便于阅读。书末附录王国维手稿39叶;附录叶嘉莹《〈人间词话〉之基本理论——境界说》一文,详细阐释王国维的词学思想;附录《徐调孚著译概要》一文,概述本书整理者徐调孚的撰述成果。
5
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
[奥] 茨威格 著 梁锡江 段小梅 译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380-3
58.00元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十四篇,分别展现了十四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以及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等。而这十四个历史瞬间神奇地降临到十四位传主的身上,他们或是被命运高高举起,送入英雄们的殿堂;或是被狠狠嘲弄,抛入千秋遗恨的行列。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6
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
现代儿童文学开山之作,语文教材推荐课外书目
叶圣陶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021-4
38.00元
《稻草人》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于1922年完成的一篇童话,此后他又将1921年至1922年期间创作的共23篇童话结集出版,命名为《稻草人》。本次出版的《稻草人》以最初版和1979年少年儿童出版社版两个版本为基础,调整并增加篇目,共收录了32篇童话,更加全面地展现叶圣陶先生童话创作的整体风格。
7
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
[日] 安万侣 著 周作人 译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074-0
30.00元
日本奈良朝文学最有名的有两种——散文集《古事记》与韵文集《万叶集》。《古事记》系统记述了日本原始神话与传说,于古老奔放的故事中,展开一场日本源流风貌巡礼。 全书共三卷,上卷所记是日本诸神的由来与神话传说,中卷及下卷史实与虚构相混杂,所记主要是日本天皇的征讨与平乱、皇室逸闻与传说等。《古事记》承袭口传文学的生动、趣味,素材丰富,于神话、传说中穿插113首古代歌谣,孕育了日本民族诗歌——短歌的胚胎。
历 史
8
女性史研究的核心元典
误入史部千年的经学要籍
[清] 王照圆 补注 虞思徵 点校
32开 平装
繁体竖排
978-7-101-17120-4
78.00元
《列女传》成书于汉代,该书以汉代经书《韩诗外传》式的体裁备录列女故事而说解经义,是为数不多的“诗外传”之书,在经学研究乃至诗经研究中是十分基础且重要的一部典籍。《列女传》旧有曹大家等三家古注,俱亡佚不传,至清代女学者王照圆,始勾稽三家,间下己意,撰成《列女传补注》一书,成为清代研读《列女传》的首选,同时也开辟、引领了清代研治《列女传》的风气。本次整理《列女传补注》,在郝氏遗书本的基础上,通校龙溪精舍丛书本、丛书集成本,是正文字,编撰索引,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文字精准、极便使用的整理本。
9
中华学术·近思
以政治思维深剖汉末板荡政局
揭秘走向局部统一的内在逻辑
单敏捷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073-3
68.00元
东汉中央朝廷崩溃后,各地势力在碎片化后重新整合,群雄并起,东汉名存实亡。本书聚焦于东汉末年直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这三十余年间,群雄势力发生、演进与重组的历史过程,尝试通过对基本史事的重新梳理,分析各主要军阀集团的内部矛盾以及军阀之间的利益纠葛,并从秦汉大一统制度遗产的角度,来探讨秦汉旧制是怎样抑制了汉末“破碎性分裂”的延续,并将历史发展的轨迹重新引导向局部统一。
10
中华学术·近思
跨天文、地理、政治、文化多维视角
揭秘中国古代分野体系两千年演变轨迹
邱靖嘉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997-3
98.00元
天文分野是由中国传统星占学衍生出来的一套认知天地对应关系的理论体系,它既是传统星占学的理论基础,又是古代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又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与世界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书从历史学的视角出发,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首次对中国古代天文分野的历史演变、理论模式、思想传播及其政治文化涵义做了系统研究。全面梳理了天文分野学说的起源、释义和理论类型,重点考察有重要影响的二十八宿及十二次分野体系的形成、定型与衍变,以及在古代王朝政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折射出的天下观思想,进而透过天文分野的视阈对东西方世界观试作比较,体现出一种全球视野。
11
时光纪
信息时代更需历史之鉴
剖析北宋1054年甲午谣言引发的全国恐慌:
流言如何精准触发集体恐惧?
当代人必读的谣言传播学与危机治理史
黄博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19-8
78.00元
宋仁宗时,民间和朝廷都在流传一则谣言:甲午年,四川会发生动乱。而从五代到北宋,每逢甲午,必然有动荡发生,这种近似魔咒的规律,形成了从朝廷到民间的心理恐慌。在仁宗朝的甲午年(1054)到来之前,从四川到洛阳、开封,各种谣言不断滋生、蔓延,紧张和焦虑笼罩着北宋朝野。中央和地方做了各种准备,在担心与期盼中等待着1054年的到来……
12
中华学术·有道
实证为骨,思辨为魂,十七篇雄文重构辽金史脉络
贯通人类学、考据学与制度史,
照见千年前北方民族的政权演变
刘浦江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853-2
98.00元
本书是刘浦江先生在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方面的自选集。所收十七篇文章无不注重选题的重大意义与“难度系数”,以宏通坚实的文献学功底为基础,综合运用契丹文字、出土碑刻、文化人类学等多种研究资料与方法,不仅展示出作者极为深厚的考证功力,更揭示了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的丰富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意涵。本书主旨明确,选录严格,久负盛名,是刘浦江先生的代表作,业已成为辽金史研究领域的必读经典。
13
中华学术·有道
在“正统论”与“华夷观”中洞见中华政治文化基因
揭示中国历代王朝的合法性密码
突破断代枷锁的学术范式革命,
重现中国政治文明演进的深层逻辑
刘浦江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854-9
78.00元
本书收集刘浦江教授以正统论、华夷观透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系列论文,突破断代史的藩篱,抓住历代正统论、德运说、华夷观念等涉及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变迁的核心问题,进行长时段的系统研究。本书眼光独到,论证精审,呈现出宽广的学术格局。本书还收入刘浦江教授的三篇四库学论文,皆是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深度挖掘的文献学研究作品。
14
比追剧还上头的历史书,司马光看了都想点赞
张伟 著
32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54-9
65.00元
“喜欢从宏大叙事中寻找人间滋味”的资深历史爱好者宅叔耗费数年,潜心研读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提炼这部经典名著中值得关注的人物与事件,前后勾连,理清脉络,以活泼有趣的笔调写出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故事,带领我们轻松进入如同一部超长而精彩的连续剧一般的历史世界。本书为系列第一册,以120余篇故事串讲从战国到西汉四百年间的历史,让我们在沉浸式阅读中感受历史的魅力。
15
用轻松笔法讲透百年屈辱史,让书本里的近代史活起来
百万畅销品牌,酷炫新型字体
石不易 著
32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68-6
78.00元
《鬼脸历史课·图说中国近代史》为知名文史学者石不易畅销百万册品牌图书“鬼脸历史课”代表作。本书聚焦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新文化运动的历史阶段,覆盖中国近代史的核心事件与变革,以专题化、故事化的形式重新组织知识点,串联历史事件,既保持知识点的完整性,又赋予历史动态的关联性。用小说笔法,杂糅散文、杂文技巧,再以有趣的历史故事和数百幅精美插图为辅,打破传统历史书籍的枯燥模式,真正把历史课本做成了一道大众开胃菜。
用幽默讲述沉重,用故事铭记历史,用创新性字体提升阅读体验。本书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窗户,让我们能深入认识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真正读懂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与民族奋斗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16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书信里的政治风云与外交策略
张景 张松辉 译注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79-2
36.00元
纵横即合纵与连横两种政治、外交方式,纵横家为诸子百家之一种。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事年代相当于《战国策》,内容绝大部分是关于战国后期纵横家的言论。书名“战国纵横家书”、各章章名为整理小组据内容所加。该书共11000多字,其中11章内容、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史记》大体相同,另16章不见于现存的传世古书,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战国时期政治、军事、外交等情况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史料。这次出版三全本,约请专家以整理小组《战国纵横家书》为主要底本并参照其他整理本,撰写题解,进行全面地翻译注释,并与《战国策》《史记》《韩非子》等相关文字进行对照,以飨读者。
17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南宋临安的百科全书
市井百态的鲜活画卷
再现苏东坡时代的杭州
刘云军 译注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77-8
106.00元
《梦粱录》是宋元时人吴自牧仿效《东京梦华录》体制编撰的一部历史琐闻类的笔记著作,全书共二十卷。该书详细记载了南宋临安,即今杭州的风物旧事,囊括宫廷礼仪、官署规制、岁时节令、婚丧嫁娶、民间娱乐等内容,是后人了解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资料。此书将临安的繁华娓娓道来,沉浸其中,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临安街道,威严的皇家气概与市井生活相映成趣,令人流连忘返。
18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记录岁时民俗,传承节气文化
品读古人智慧,体验生活仪式
杜斌 译注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81-5
158.00元
《岁时广记》,南宋陈元靓撰。全书以类书的方式编撰,共四十二卷。正文在结构上按春夏秋冬四季次序,以元旦、立春、人日、上元等节日立目,在叙述时博引诸书,为南宋以前岁时习俗集大成之作,对研究岁时民俗现象的发展演变,以及当时的社会习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中征引的大量南宋以前的岁时节令文献,其中很多早已亡佚,对今天古籍研究的补阙、辑佚以及校勘都有重要意义。列入“三全本”的《岁时广记》,以光绪七年(1881)陆心源辑刻《十万卷楼丛书》本为底本,参考许逸民先生点校的《岁时广记》整理而成。在注译过程中,充分借鉴和吸收学界研究成果,努力将之打造为一个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和收藏的版本。
19
一部鲜活的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难实录
看慈禧太后如何体味人间冷暖
[民国] 吴永 口述 [民国] 刘治襄 笔记 李益波 点校
32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56-3
42.00元
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清政府于次年被逼与八个列强签订极为不平等的《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次侵华战争,八国联军在京津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累累暴行;还造成了近代以来的第二次帝王出逃,清廷的尊严与体面尽失。
“西狩”本是指古代帝王出巡狩猎的活动,“庚子西狩”是对庚子年间清廷逃亡行为的隐晦称呼,实际指1900庚子年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从北京逃往西安的经历。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率领部分官僚亲信仓惶出逃,怀来知县吴永是两宫西逃路上第一个接驾的地方官。吴永应对有方,尽忠尽职,深受慈禧宠信,奉命随扈至西安。帝后两宫西狩,吴永一路亲历经过,亲闻行宫琐事。《庚子西狩丛谈》由吴永本人口述、刘治襄记录,详细叙述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从北京出逃往西安及两宫回銮的经历,还记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政变要闻、宫廷内幕、权臣间勾心斗角等。后被译成英文、德文、日文等,广为流传,“中外推崇,视为信史”。翦伯赞先生给予此书高度评价,认为记述庚子西狩的作品无出其右。
20
《大漠丰碑——出土文献所见西域史地》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荣新江 著
16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060-3
168.00元
本书收录了荣新江教授在西域史研究领域的一系列代表性文章。作者秉持“用当地的史料研究西域的历史”、“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材料研究该民族的历史”的观念,利用吐鲁番文书、敦煌文书、石刻碑志,以及西域各地出土的如藏语、于阗语、图木舒克语(据史德语)、粟特语、回鹘语等胡语文献,结合传世文献材料,解决问题,补写历史,以期展现唐宋之际西域地区的整体变化。
哲 学
21
历代经学要籍丛刊
现存首个《左传》注本
汉晋时期相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晋] 杜预 集解 王勇 于天宝 点校
32开 平装
繁体竖排
978-7-101-17125-9
198.00元
《春秋经传集解》共三十卷,晋杜预撰,王勇、于天宝整理。该书是现存首部《左传》注本,是历代学者注释《左传》的重要基础文本,具有很高的史料参考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该书注释重在疏通字词句义,特别是对人名、地名、事件、传例的注释,简明扼要,体例整饬,对准确理解《左传》的微言大义极有帮助。
此次整理,所用底本为宋嘉定九年兴国军学刻本,通校本为宋绍兴年间江阴郡刻递修本、宋刻巾箱本、宋龙山书院刻本、宋刻附释音本、金泽文库本等,参校本为宋大字本、宋庆元六年绍兴府刻宋元递修本等,并吸收了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经典释文》等校勘成果。
22
历代《金刚经》注解的集大成者
仿体排印,精美线装,阅读、收藏两相宜
[明] 朱棣 集注 李艺敏 整理
16开 线装
繁体竖排
978-7-101-17030-6
358.00元
《金刚经集注》,全一卷,明成祖朱棣集注。鸠摩罗什本《金刚经》自译出以后,历代注释者数不胜数,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鉴于此,朱棣“选其至精至要、经旨弗违者,重加纂辑”,编成《集注》一书,囊括注解18家,引证丰富,是目前流通广泛、影响深远的《金刚经》注本。此次标点,以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明永乐内府刻本为底本。
23
[明] 王阳明 评注 骈宇骞 李解民 盛冬铃 译注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89-1
158.00元
宋元丰三年(1080),神宗命国子监司业朱服、武学博士何去非等从诸多中国古代兵书中挑选出《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六韬》《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七部兵书,共25卷,作为武学经典,并把它们定为武学必读的教科书,这就是著名的《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基本涵盖了北宋以前的我国古代军事著作的代表作,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基础,对中国和世界发展近代、现代军事科学起了积极的作用。南宋高宗时还曾指定《武经七书》为选拔将领考试的内容。明太祖朱元璋提倡“军官子孙,讲读武书”,为军事斗争和教学之急需,他命令兵部刻印《武经七书》发给有关官员和高级将领及其子孙学习。17世纪以来,在日本出现了多种重刊本、译注本,而《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在欧、亚、美流传更广。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此次出版收入了明代王阳明和胡宗宪二人的点评文字。“两个半圣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王阳明则居其一,是中国历史上在“立德”“立言”“立功”方面均有成就的“兼三不朽”的少有的几个人物之一。评点《武经七书》则管见他“立功”一面。心学后学胡宗宪也揉以实战经验做了圈点。二人要言不烦,提要钩玄,揭示要义,发明洞见,可谓“武经之管钥”,对理解兵书之意具有借鉴价值。
24
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
朱光潜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725-2
26.00元
本书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所写,寄到《一般》杂志社登载。1929年3月,开明书店将十二封信编辑出版。 这些书信以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以他们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情,如读书、作文、社会运动、恋爱、升学选科等为主题,鼓励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刻苦读书,朴实做人,勿贪图世俗名利。感情真挚诚恳,文风亲切自然,一经发表便深受青年读者的喜爱,此后多次重印,至今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可称为“永不过时的人生指南”。本书另附有朱光潜先生相关文章七篇,包括《无言之美》等。
语言文字
25
深入汉语诗歌的瑰丽世界
解锁字里行间的语言密码
谢思炜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817-4
118.00元
这是一次穿越千年的诗美之旅、语言探秘。作者巧妙融合传统诗学与现代语言学,借助科学之方法,落脚人文之思考,抽丝剥茧般分析汉语诗歌中的词汇演变与句法奥秘,以独特的视角揭开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神秘面纱。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之谜,到苏武、李陵诗的真伪之辨;从《文选》诗歌卷的韵律之美,到《唐诗三百首》的语汇之丰;从五言、七言诗的形式探究,到杜甫、白居易的风格解析……都将于遣词造句的细微处揭晓答案。
26
立足事实分析语文现象,融合中外构建基础理论
华学诚 主编
16开 平装
繁体横排
978-7-101-17169-3
88.00元
《文献语言学》为学术集刊,每年两辑。主要栏目有:经典重刊、原创报道、学术综述、争鸣书评、青年论坛。
本刊着重刊发原创性研究作品,主要包括文献语言学理论与方法、汉字与汉字史、训诂与词汇史、音韵与语音史、语法与语法史、方俗语与方言史、语文与语言学史等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也刊登学术热点与重点的研究综述、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的书评、重要论题的纯学术争鸣或商榷性文章,并刊布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献语言学研究资料。本刊更强调扶持年轻学者。
综 合
27
陈介祺拓本集(全八种十册)
陈介祺手稿拓本合集
赫俊红 主编
8开 精装
繁体竖排
978-7-101-16492-3丨1280.00元
978-7-101-16493-0丨820.00元
978-7-101-16502-9丨460.00元
978-7-101-16503-6丨4800.00元
978-7-101-16504-3丨520.00元
978-7-101-16505-0丨860.00元
978-7-101-16506-7丨580.00元
978-7-101-16518-0丨480.00元
晚清陈介祺藏金石器品种之富和精为时人称赏,而且留下了大量精雅工致的金石文字拓本和彝器全形拓图。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有大量珍贵的陈介祺金石拓本,“陈介祺拓本集”是对这批拓本的整理结集,包括“商周彝器全形拓”“商周彝器文字拓”“商周兵器”“秦诏量权”“泉布泉范”“汉器”“铜镜”“瓦当”“古砖”“古陶文”十种,体现了陈介祺为“文”存“真”影,为“器”传“神”形的观念和实践,极大地丰富了传统金石学的内涵,为金石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28
原来古人的“脑洞”这么炸裂——
机器人、助聪筒、千里镜、海螺舟、华胥宝环、观风行殿
从人工智能、影像科技、高能武器到智慧家居
一本书探秘古人的“脑洞”与“黑科技”
赵运涛 著
32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26-6
98.00元
你知道吗,中国古代典籍中记录了很多“黑科技”——那些真实存在或超前的技术构想,如“周穆王时期”的仿生木人、类似电脑的七宝灵檀几、改变气候的气象武器、自由穿越的任意门、检测疾病的风声木、“秦始皇时期”的“潜艇”。
本书聚焦古人的仿生智能、影讯技术、高能武器、智慧家居、生活“科技”、智慧出行六大系统,以诙谐浅显的语言,“对话”现代科技,辅以近百幅AI奇幻彩图,生动呈现古人现实生活与非凡“脑洞”中具有前瞻性的想象力与“黑科技”奇观。
29
中华经典通识
通山川之变,识万物至理
跟着李晓杰教授读通《水经注》
李晓杰 著
32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07-5
59.00元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被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为“地理学的广泛描述”,可谓我国古代全面而又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历史上被誉为“不可无一、不容有二”的佳构,与刘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萧梁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并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大名“注”。
本书全面介绍我国“水经”的写作传统、《水经注》这一经典的作者、成书背景、编纂撰写特点及古今研究小史,结合具体文本分析这一典籍在地理学、历史学、文献学、文学和语言学等方面的价值,并辅以传世文献、考古资料、古旧地图、3D复原图等多种图像文献资料,生动再现古代的河流水道体系与人文地理景观,贴近普通读者阅读兴趣,为读者指明阅读这一历史地理名著的科学路径。
30
中华经典通识
通文章作法,识古今文脉
跟着周兴陆教授读通《文心雕龙》
周兴陆 著
32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08-2
66.00元
《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体大而虑周”的文学批评专著,其架构之系统、论述之深细,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中罕有其匹,在世界文论史上亦占有一席之地。
本书除全面介绍《文心雕龙》这部经典的作者、创作背景、经典确立过程及研究小史、海内外影响等常识而外,更注重对其中重要和关键概念的辨析、对刘勰巧思妙心的剔掘,以及对全书架构、内在理路的梳理贯通,最终目的是让读者在了解这部经典著作之后,在提高写作方面能有所体悟。
31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千年身心养生智慧,启迪当代健康生活
章原 译注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74-7
196.00元
《东坡养生集》,明朝末年王如锡编纂,以养生为视角,搜集苏轼有关养生的信札、论著及旁人对东坡的相关记载,全书分为十二卷,每一卷的内容,从其卷名可以大致推断:第一卷《饮食》,主要是关于饮食、食疗方面的论述;第二卷《方药》,多论述药物、方剂等;第三卷《居止》,主要是日常的起居摄养;第四卷《游览》,多为游览各地景观的见闻所感;第五卷《服御》,记述服饰、文房四宝之类日用器具;第六卷《翰墨》论述书画、器玩等雅致之物;第七卷《达观》,主要是表现达观、坦荡胸襟的文章;第八卷《妙理》,多为洞悟世事,谈理论玄之文;第九卷《调摄》,多为服食、导引等调养之法;第十卷《利济》,为有关民生疾苦的文章;第十一卷《述古》, 多为历史人物的评述;第十二卷《志异》,多收集志怪及奇闻。
32
福安佛教志编纂委员会 编 蓝炯熹 总纂
16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025-2
186.00元
《福安佛教志》,蓝炯熹总纂,是一部有关福建省福安市佛教的历史沿革、典章制度、文物遗迹、人物故事等方面的地方佛教通史。作者尽可能利用了《淳熙三山志》、历代福安地方志、福建省志、福安地方的档案材料,以及诸多佛教文献诸如历代的“传灯录”类著作,并大量参考本地的家谱、乡邑志。另外,作者还实地考察了福安的许多佛教寺庙遗址,其中有不少残垣断壁和碑刻残余,极大地丰富了福安的佛教历史。福安的佛教历史,从文献记载和文物遗迹推断,最晚可以追溯至中晚唐时期,当时中原衣冠南渡,其中的佛教信众同时传教至闽地。至五代十国的闽王时期,福安佛教逐渐兴盛。两宋以来,朝廷对佛教寺庙僧团的管理逐渐规范化、制度化,加强了对地方佛教制度的管理,其中就包括对福安佛教的管理。
33
重温影视经典,感受文学名著的改编魅力
张阳 金强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13-6
78.00元
四大名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标志性文本。通过梳理与辨析,本书旨在探寻相关电视剧改编再创作的流变规律与艺术准则,厘清大众对原著与剧作接受、解读的线索,探寻媒介变迁视域下古典文学题材电视剧审美的演变逻辑。
34
马晓霖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061-0
78.00元
资深媒体人、国际问题专家马晓霖,曾应邀主编、主持宁夏卫视多语种访谈节目《解码“一带一路”》,历时三年多,先后走访东南亚、中亚、海湾、北非和欧洲近三十个国家,以及国内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研近百个“一带一路”共建项目和相关企业,对话上百位外交、学术和商企人士,推出二百多期电视节目并产生广泛和积极影响。本书精选了该访谈节目的部分内容,以及作者与“一带一路”共建相关的学术文论,既有对“一带一路”倡议宏观层面的观察与思考,也有田野调查的见闻与评论,对系统了解“一带一路”共建实践具有多维度的参考价值。
文博艺术
35
小楷名品选(全二十种)
追源溯流,荟萃历代小楷精华
精编精印,软笔硬笔良师益友
载道文化 编
8开 平装
简体竖排
978-7-101-17038-2丨35.00元
978-7-101-17033-7丨39.00元
978-7-101-17034-4丨46.00元
978-7-101-17035-1丨45.00元
978-7-101-17036-8丨68.00元
978-7-101-17037-5丨60.00元
978-7-101-17039-9丨49.00元
978-7-101-17040-5丨30.00元
978-7-101-17041-2丨63.00元
978-7-101-17042-9丨52.00元
978-7-101-17043-6丨63.00元
978-7-101-17044-3丨77.00元
978-7-101-17045-0丨49.00元
978-7-101-17046-7丨49.00元
978-7-101-17047-4丨56.00元
978-7-101-17048-1丨42.00元
978-7-101-17049-8丨59.00元
978-7-101-17050-4丨56.00元
978-7-101-17051-1丨42.00元
978-7-101-17052-8丨46.00元
“小楷名品选”丛书是专门的小楷字体丛帖。本套丛书以20册的篇幅,囊括60余种历代小楷精品,体量适中,选目精审。从魏晋锺繇、“二王”,到元赵孟頫、明文徵明,再到近代溥儒,所收皆为历代小楷名家甚为重要的代表作。通览丛书,能够展现小楷书法的发展演变史;关注单品,亦可轻松挑选喜爱的名家名作进行临习、参考。采用穿线装订,可平摊、反折;字帖配标点释文、帖目简介,方便读者了解、品味作品。
青少读物
36
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
快乐读书吧三年级上册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童话集
全新精译+导读+难字注音注释+手绘插图+读书记录卡
[德] 格林兄弟 著 李昕 译
32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969-0
35.00元
19世纪初,格林兄弟系统搜集、整理德国民间故事,于1812年圣诞节之际出版了《格林兄弟收集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即后来广为人知的《格林童话》。机智勇敢的小裁缝踏上旅途,改变命运;沉睡百年的公主,等待荆棘长出花朵;贪婪和恶毒必将受到惩罚,智慧和愚蠢仅一线之隔……这就是《格林童话》的世界,它不仅具有隽永的文学魅力,还具备深刻的文化价值,是陪伴孩子成长的经典童话,也值得每个人用一生的智慧来解读其中的深刻寓意。
“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的《格林童话》,选取经典篇目,全新精译,译文忠于原著,准确、流畅、优美。手绘插图,生动形象。书前导读简述《格林童话》采集、整理和出版的过程,解读童话中经典形象的文化内涵,介绍格林兄弟的生平和创作理念,等等。根据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能力,对难字注音注释,扫清阅读障碍。书后“读书记录卡”引导孩子积累好词好句,撰写读后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