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大众普及 > 综合
国学流变(精)
一部简明且系统的中国思想史;探寻国学流变,让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镕铸!一本书捋顺中国学术思想史!
¥
198.00
作者: 夏海著
发布日期:2024-06-06
中图分类法:B21
版次:1-1 开本:32开
装帧:精装 版式:简体横排
千字数:800 千字 总页数:1085 页
ISBN号: 9787101165906
丛书名:
访问量:250
图书购买
电子书
分享
收藏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中华书评和媒体报道
相关图片及视频
精彩章节
《国学流变》实为中国思想小史,它以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演变为线索,围绕人性论、天人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探寻传统社会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轨迹和规律。 书中“绪言”概述思想史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全书主体共分七章,即先秦诸子、汉朝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朝理学、明朝心学、清朝朴学 。“余论”部分简述明末尤其是1840年以来,西学东渐对于传统社会学术思想的影响和变化,以及人们对于中学与西学及其相...
展开全文
《国学流变》实为中国思想小史,它以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演变为线索,围绕人性论、天人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探寻传统社会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轨迹和规律。
书中“绪言”概述思想史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全书主体共分七章,即先秦诸子、汉朝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朝理学、明朝心学、清朝朴学 。“余论”部分简述明末尤其是1840年以来,西学东渐对于传统社会学术思想的影响和变化,以及人们对于中学与西学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看法。
主体中的每一章都均由三个板块组成,即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想代表人物。时代背景力图囊括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各种事件,社会思潮努力描述当时社会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代表人物则包括思想家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范畴和学术观点。
阅读国学流变,我们可以系统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学术思想脉络,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让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镕铸!
收起
自 序 绪 言 第一章 先秦诸子 第一节 先秦风云 一、春秋战国 二、社会动荡 三、政治变革 四、经济发展 五、文化繁荣 第二节 百家争鸣 一、九流十家 二、儒道与法 三、追根溯源 四、互补协同 第三节 孔子 一、其人其事 二、仁爱论 三、德治论 四、教育论 五、君子论 第四节 老子 一、其人其事 二、天道论 三、治道论 ...
展开全文
自 序
绪 言
第一章 先秦诸子
第一节 先秦风云
一、春秋战国
二、社会动荡
三、政治变革
四、经济发展
五、文化繁荣
第二节 百家争鸣
一、九流十家
二、儒道与法
三、追根溯源
四、互补协同
第三节 孔子
一、其人其事
二、仁爱论
三、德治论
四、教育论
五、君子论
第四节 老子
一、其人其事
二、天道论
三、治道论
四、人道论
第五节 韩非
一、其人其事
二、人性论
三、法治论
四、术治论
五、势治论
第二章 汉朝经学
第一节 大汉雄风
一、西汉东汉
二、中央集权
三、重农抑商
第二节 经学思潮
一、复兴文化
二、独尊儒术
三、今文古文
第三节 董仲舒
一、其人其事
二、天人感应
三、三纲五常
四、德主刑辅
第四节 扬雄
一、其人其事
二、玄为本体
三、纲纪教化
四、文质相副
第五节 王充
一、其人其事
二、批判精神
三、唯物论者
四、效验方法
第三章 魏晋玄学
第一节 魏晋风度
一、统一大势
二、民族融合
三、门阀士族
第二节 玄学昌盛
一、清谈风尚
二、玄风独振
三、宗教意识
第三节 王弼
一、其人其事
二、以无为本
三、得意忘言
四、名教出于自然
第四节 郭象
一、其人其事
二、独化自生
三、自然本体
四、名教即自然
第五节 道安
一、其人其事
二、本无宗
三、性空论
四、译缘人生
第四章 隋唐佛学
第一节 盛唐气象
一、隋唐时代
二、贞观之治
三、科举取士
四、藩镇之乱
第二节 佛教广布
一、诗的王国
二、中国佛学
三、三教鼎足
四、道统意识
第三节 玄奘
一、其人其事
二、唯识无境
三、因明逻辑
四、翻译大师
第四节 惠能
一、其人其事
二、教外别传
三、识心见性
第五节 韩愈
一、其人其事
二、攘斥佛老
三、定名虚位
四、文以明道
第五章 宋朝理学
第一节 隆宋文韵
一、北宋南宋
二、共治天下
三、清官形象
四、变法改革
五、异族政权
第二节 理学崛起
一、词的世界
二、儒学更新
三、正统观念
四、爱国精神
第三节 张载
一、其人其事
二、太虚即气
三、有心之名
四、民胞物与
第四节 程颢程颐
一、其人其事
二、自立吾理
三、理一分殊
第五节 朱熹
一、其人其事
二、天理人欲
三、格物致知
第六章 明朝心学
第一节 明朝未明
一、元明时代
二、废止宰相
三、宦官干政
四、一条鞭法
五、资本主义萌芽
第二节 心学启蒙
一、小说风流
二、心学波浪
三、书院存毁
四、第一次西学东渐
第三节 王阳明
一、其人其事
二、心即理
三、致良知
四、知行合一
第四节 黄宗羲
一、其人其事
二、理气为一
三、《明儒学案》
四、《明夷待访录》
第五节 王夫之
一、其人其事
二、虚空皆气
三、气化日新
四、天下之公
第七章 清朝朴学
第一节 清朝落日
一、前期后期
二、垂帘听政
三、闭关锁国
四、洋务运动
五、农民起义
第二节 朴学无奈
一、红楼一梦
二、考据盛行
三、文字狱
四、第二次西学东渐
第三节 顾炎武
一、其人其事
二、博学有耻
三、经学即理学
四、通经致用
第四节 戴震
一、其人其事
二、唯求其是
三、以理杀人
四、气化流行
第五节 曾国藩
一、其人其事
二、理学信徒
三、政治短视
四、道德楷模
余 论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收起
1.对中国思想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分为先秦诸子、汉朝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朝理学、明朝心学、清朝朴学七大板块。
2.每个版块均以历史背景+社会思潮+代表人物的形式呈现,体例新颖且完整有序。
3.阅读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按板块的先后顺序依次阅读;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或集中阅读历史背景,或集中阅读社会思潮,或挑选代表人物阅读。
3.文字简洁晓畅,史论结合,集学术性、普及性、思想性于一体。
夏海,浙江安吉人,法学博士。1978年入中山大学哲学系学习,1982年分配到中央国家机关工作,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攻读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国学和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出版多部著作,主要有《论语与人生》《品读国学经典》《老子与哲学》《国学要义》《孟子与政治》《国学溯源》《韩非与法治》等。
中华书评
MORE
勃发璀璨的学术生命和一脉相承的精神依托 ——读夏海《国学流变》散记
评论人:《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9月04日 15 版) 2024-09-06
评论内容:
一个民族的学术史,可以延续几百几千年,它是文化的有机体,是历史的生命。——钱穆《中国历史精神》
开放包容与创新发展
评论人:光明日报 2024-08-01
评论内容:
《国学流变》实为一部中国学术思想简史。研究著述过程辛苦,收获却是硕果累累。最大的收获就是充分领略了中华文明的无限风光,深切感悟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按照黄帝纪年,中华文明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人们比较熟悉的上古文明有黄帝、炎帝、唐尧、虞舜和夏、商、周三代。即使有文字根据的上古文明,也可追溯到商朝的甲骨文,约为三千五百年历史,商朝已确立比较完整的中国文字书写系统。上古文明的完成则在周朝,其建立的礼乐文化和血缘宗法制度,积淀为传统社会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面对如此悠久绵长、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骄傲而自豪。
《国学流变》:一本书捋顺中国学术思想史
评论人: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 夏海 2024-07-01
评论内容:
《国学流变》实为一部中国学术思想简史。研究著述过程辛苦,收获却是硕果累累。最大的收获就是充分领略了中华文明的无限风光,深切感悟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图片
_DSC7315
_DSC7319
_DSC7320
_DSC7321
_DSC7322
_DSC7323
_DSC7326
_DSC7327
_DSC7328
_DSC7329
_DSC7330
_DSC7332
_DSC7349
_DSC7350
评论
晒图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游客提交评论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评书三国演义(一)汉...
连丽如口述 李滨声插...
¥48.00
经史百家杂钞(精)上...
曾国藩编纂、佘础基整...
¥64.00
何鲁之死——1831...
高晞著
¥69.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
胡平生,彭林,孟二冬...
¥2280.00
《诗经》动植物图说(...
高明乾 王凤产 毛雪...
¥78.00
中华经典藏书(书架装...
王国轩,胡平生,陈晓...
¥1980.00
唐诗之美日历(201...
廉萍编著
¥98.00
书志(第一辑)(精)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
¥98.00
梦溪笔谈(中华国学文...
[宋]沈括撰 金良年...
¥28.00
字看我一生(精)
流沙河著
¥78.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
试读
alt :
http://www.zhbc.com.cn/resPath/ebook/
关闭
关闭